今年的9月16日至22日是全國第二十二屆“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本屆推普周主題為:普通話誦七十華誕,規范字書寫愛國情懷。
------今年的推普宣傳畫--------
-------推普活動周時間-------
2019年9月16日至22日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年。
在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國家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提升國民語言能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 --------關于普通話----------
一、普通話的沿革
1909年清政府將北京官話命名為國語;民國時多次制定標準,1918年北洋政府公布了第一套國家認可的國音注音字母,1923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于現代中國北方官話的白話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語音,1932年經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國音常用字匯》后,確定國語標準;新中國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熱河省省會(1955年中央裁撤熱河省承德劃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采集地,制定標準后于1955年向全國推廣。200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二、普通話的定義
1956年2月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完整地賦予了“普通話”科學的定義:“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范。”這個定義從語音、詞匯、語法三方面明確規定了普通話的標準。
普通話以北京話為標準音,那么,普通話就等于北京話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所指的以北京話為標準,是以北京語音的系統為標準,并不是北京土音,也不是把北京語音的一切讀法照搬。因此,普通話不等于北京話。
普通話的推行與方言的使用是和諧共存的關系。推廣普通話并不意味著消滅方言,推廣普通話既不以消滅方言為目標,也不以消滅方言為手段。我們不能把普通話和方言簡單地對立起來,兩者的功能和地位不同,處在不完全相同的時空之中。同時,普通話不僅是漢民族的共同語,也發揮著中華民族族際共同語的重要作用,這也并不妨礙各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
三、推廣普通話的意義
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大力推廣、積極普及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普及普通話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廣普及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有利于促進人員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統一的大市場。
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信息技術水平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標志之一。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是提高中文信息處理水平的先決條件。推廣普及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好啦,今天的普通話推廣學習到此結束!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讓我們一起用普通話誦七十華誕普通話,用規范字書寫愛國情懷!
菜鸟彩票网职业技術學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2019年9月16日